五月,拍畢業照,吃散伙飯,做論文答辯,一切看起來似乎都是然乎其然,然而對于大部分學子而言,這是一個極不情愿面對的現實,大學畢業了,也就意味著要開始自己的奮斗生涯了。有些人找到工作了,但也不得不接受淪為“蟻族”的事實,微薄的工資似乎喂飽了自己的肚子就所剩無幾了,在大多數人眼中能成為“蟻族”已算是幸運的,而對另一部分人來說連可悲的是連成為“蟻族”的權利也沒有,因為畢業了也就代表了失業。
據調查發現很多考生當時填志愿是沖著“熱門”去的,然而到了畢業時熱門已變冷門了,湖南大學一法律專業學生告訴筆者,當時法律專業也被認為是熱門專業,想象著畢業出來能從事法官、檢查官等待遇優厚的職位,就毫不猶豫的選擇了,結果發現畢業并不等于就業,通過率極低的司法考試成為是就業的攔路虎,加之,本就是熱門行業,竟出現幾百人爭搶一個職位的狀況。大學四年過后,其他專業的同學都找到工作了,而她一畢業就面臨失業了。
湖南萬通教育專家分析,之所以很多的“熱門”專業學生畢業即面臨失業跟大學教育人才培養與企業需求脫節尤其分不開。當今的大學一味的為了擴大學生的知識視野,不惜將學習的范圍拓展的很寬,本身出發點本身是好的,但是這樣也很容易導致 “泛而不精”。據往年的用人單位反饋意見來看,企業都希望學校培養的人才是“一專多強”的人才,這樣這才能做到專人專用,同時又可以填補一些空缺。為什么人才的培養和企業的需求會脫節,究其原因是學校人才培養未能和企業很好的對接。
得益于校企合作的大前提下,湖南萬通汽修學校與400余家企業形成了良好的合作關系,23日,湖南桑菱科技有限公司在湖南萬通就業指導中心陸主任的陪同下一行來到湖南萬通汽修學校進行實訓設備的捐贈。此次捐贈的設備共涉及車載GPS DVD導航儀、導航儀臺架及太陽膜三大項,實訓設備共計5000余元,捐贈對象為湖南萬通的汽車美容與裝潢專業。資助方表示,希望通過捐贈儀器的形式,讓學生運用它們的儀器當實訓設備,從而使學校的人才培養更加的貼近企業需求。同時,他們還表示將提供更多的機會給在校學子實習和試崗。
校企合作一方面保證了人才培養符合企業的需求,另一方面也使得人才培養更具就業保障。
分享到:
上一篇:城市藍領展“新顏”
下一篇:學汽修 讓“個性”飛會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