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結束就像心里的一塊石頭落地,考試結束后應該做什么?可以完全擺爛等成績嗎?中考結束后,明智的學生和家長應該做好以下安排:
學生篇
1.找準定位
中考結束后,每個學生對于自己的答題情況或多或少都會留有印象,所以首先要根據答案,進行估分;估分后根據當地往年的錄取情況,做一下對比,找好自己的定位。近幾年,湖南中考普高錄取率近48%,參考往年分數線個自己做好定位。如果成績不理想,不要感覺考完了就可以放肆玩,把一切都拋之腦后。
2.擇校
普高和職校并無高低優劣之分,職業教育的學生不僅在就業上有優勢,還可以參加單招、職教高考等考取大學。所以,那些考取普通高中有難度,合理定位后差距較大的學生,不要沉浸在自怨自艾的情緒中,應該多去了解職業類院校,多咨詢,多參觀,找到一所適合自己的學校適合自己的專業。
3.給自己充電
近年來職業院校的招生名額也非常緊張,好專業更是“學位難求”!建議多去了解學校情況,多給自己充電,在目前這個年齡階段做合適的事,不要急于打工,忙于玩樂。
家長篇
學生不要急于玩樂,家長應該做些什么呢?
1.幫助孩子擇校
孩子擇校是目前階段的重中之重,家長一定要放在心上,不要盲目的任由學生自己選擇,要帶著孩子多去了解、多去接觸、多去咨詢,可以從這幾個方面綜合進行對比:
(1)師資和管理
教師的教學能力和人格素養對學生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教學質量高、對學生負責的學校無疑可以為孩子的成長添磚加瓦。很多孩子喜歡某門課程是因為喜歡任課老師,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家長可以帶孩子到職校實地體驗各個專業。
(2)學風和環境
選職校時,校園風氣非常重要,一定要實地去考察!同輩群體的行為和心理對于每個學生都有很大影響。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這個道理。在一個大家都積極向上的環境里學習,每個人都被感染,從而發奮圖強。
(3)孩子自身因素
最了解孩子的無非是父母,在選擇專業的時候要全面考慮孩子自身各個方面的因素。并不是普高就一定適合孩子,如果孩子對自己文化課不夠自信,承受不了學習競爭的巨大壓力,那么可以選擇去職校掌握一技之長。
2.認真填報志愿
中考成績公布后一般會出現三種情況:
一、估得準確,誤差在10分之內,這種情況一般志愿也填得差不離,可以靜候佳音了;
二、是低估了,而且低得比較多,家長和考生的第一反應肯定是“虧了”,與本來能上的學校失之交臂。這種情況一定要理智對待,上不了好學校未必就抱憾終身。
三、估高了,這樣的情況也不必過于擔心,即使沒有爭取到擴招名額,也可以報讀職業學校,選擇一門好的專業。不必盲目高攀,適合的才是最好的。
中考只不過是人生的一段經歷,是人生道路上的一個轉折點,而不是人生的終點,不要因為孩子學習不好,就過早放棄,家長們要明白,孩子并不是不聰明,考試成績的不理想并不代表孩子動手能力不強,不要因為初中學習不好這件事就完全否定孩子。
無論初中成績好與壞,下個階段才是拉開差距的地方,所以我們要提前做好規劃,培養新的學習和動手能力,才能信心滿滿地去迎接未知的困難和挑戰,讓自己的人生道路更加豐富多彩!
分享到:
上一篇:職校生為何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