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出身的學子面臨著更多的問題
“大學生就業難,出身農村的大學生更難”,這樣的說法并非謠傳,而是農村大學畢業生就業的真實現狀。據長沙市人力資源市場相關負責人分析,和城市相比,農村教育水平弱得多,優質教育資源越來越多的聚集到城鎮,城鄉學生在起步階段就存在差異。此外,城鎮學生擁有更多的社會資源,導致農村孩子更難就業。
也許有些人對上述話語不以為然,但是,農村出身的學子卻會對此深有體會。“我爸媽都是老實的農民,不能在就業上提供幫助,一切只能靠我自己。有時候找工作受委屈了,也不敢和爸媽說,怕他們操心。”畢業于湖南一所本科大學的小李家在偏遠農村,讀書只為走出“世代種田”的命運。原本以為大學畢業就能給家里爭光的她,卻在今年畢業后受挫不止。小李奔波于人才市場,發現自己在眾多同齡人中毫無競爭力。“比經驗比不上往屆生,特長也沒有從小培養,人脈也沒有城里的同學多。”小李在短短的時間里備受打擊,畢業了兩個月才勉強找到了一份編輯的工作。“如果時間可以重來,我寧愿高中畢業去學一門技術。”小李面對如今的情況,感嘆“社會弄人”。
掌握技能,才會更好的未來
看著學長學姐的境遇,出身農村的高中學子也開始出現了危機感。那么,農村的學子們究竟要怎么做,才把握住好明天?對于這個問題,湖南萬通汽修學校職業規劃專家表示,家庭經濟條件一般的農村高中畢業生,要結合家庭情況以及自身興趣,以此選擇到一個合適的發展道路。比如學一門當前最吃香的汽修技能,就可以提高職場競爭力,為自己鋪出一條平坦的就業路。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