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張這樣的圖片在朋友圈瘋傳:
不少人私信表達自己的焦慮:“自己上學那會兒,只覺得高考是件大事,輪到孩子上學了,才發現中考比高考還殘酷!”,“都說不要逼孩子,要快樂教育…可誰來告訴我,如果連高中都上不了,他以后該咋辦?”高考錄取率已經超過80%,為什么所有的父母反而更加焦慮了?今天我想和大家聊的,就是這個問題的底層原因。
一半初中生上不了高中。這事早在2010年,《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 》就豎起了一面大旗:今后一個時期,總體保持普通高中和中等職業學校招生規模大體相當。大體相當,也就是各占50%,也就是要刷下去一半的學生。不要以為這個綱要僅僅是一個政策而已,而是在切實推行、而且一定會實現的戰略目標。以湖南長沙為例,2019年,湖南長沙中考3.7 余萬人,普通高校招生計劃卻只有1.8人。
當然,有人會說:今年沒考好,那就復讀一年,明年再戰!可現實卻是:復讀?不行,不允許!2019年,寶雞市、廣安市等全國多地教育局就下發緊急通知,要求全市所有公、民辦初中學校、普通高中、校外培訓機構嚴禁招收初三復讀生。
至于這么做的原因,寶雞市教育局回應的相當簡單粗暴:復讀生擠占了義務教育學位資源,損害了應屆生權益,擾亂了招生秩序;為了確保省考指標普職比6:4任務圓滿完成。哪怕當時通知一出,引發幾乎所有媒體關注、質疑、聲討,該政策也一點都不帶慫的!
想擇校?此路不通!復讀這條路走不通,那試試擇校?交點擇校費,上個好學校?現實情況是:這一條也不允許了,有錢也不好使了!2018年,遼寧省普通高中嚴禁以任何理由招收“借讀生”、“擇校生”; 2019年,云南省普通高中一律不得招收借讀生、擇校生……除非你手眼通天,否則,就不要再想了。
上民辦?清退!在復讀、擇校這兩條路都被堵死之后,還有人想到去民辦高中,只要能參加高考就行唄。可現實情況依然是:你想得美。就在今年9月,開學沒幾天,湖南懷化就清退了近1000名高一新生,并強行分流到職高就讀!至于原因,懷化市教育局給得很直接:民辦高中違規招錄低于普高最低錄取分數線的學生。現在再上職業學校,專業名額都滿了,選擇空間更局限,可如果堅持普高,孩子就沒有學籍……
當所有的路被堵死,我們怎么辦?綜合以上所說,我們發現,一半初中生進入普通高中或者重點高中,繼續大學夢;一半進入職業學校,在畢業之后成為藍領,做一名“大國工匠”。因為對整體社會而言,學術型人才與應用型人才2∶8的結構是比較合理的。那么多學生都去接受高等教育,會造成人才結構失衡,甚至不利于社會穩定。
一位湖南萬通汽車學校汽車新能源專業畢業生說道:“當初因為沒有考上高中,來湖南萬通就讀,老家很多人都閑言碎語,但是當看到我畢業后找的工作比他們家孩子工資更高,而且有技能有學歷又有更好的就業發展前景時候,他們也就不說話了。”
湖南萬通汽車學校作為國內知名職業教育品牌院校,也是“國家緊缺型人才培育示范基地”,在汽車教育與城市軌道、計算機、新媒體等專業人才培養上擁有實力雄厚的教學實力與教學經驗,學校積極響應國家號召,與20多家汽車制造企業、1000余家汽車售后企業,以及海航集團易食縱橫有限公司等知名企業有戰略合作,每年為社會輸送大量的技能人才。這些人才在社會發展中,甚至比普通高校畢業生拿到的薪資更好。
湖南萬通汽車學校汽車方向專業、城軌專業以及計算機新媒體專業都是名企共建專業,學生畢業后直通名企上崗。在一定程度上來說,其實比普通高校畢業生要優先獲得名企就業機會。”
社會在變化,人才需求也在變化。國家教育政策的出臺與調整一定是為了適應國家經濟發展的打趨勢。在“中國制造”、“技能強國”、“工匠精神”“職業教育高質發展”等國家政策的指引下,我相信技能型人才的發展前景只會越來越廣闊。
分享到:
上一篇: 2021中國新媒體趨勢你get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