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等教育大眾化的今天,面對大規模擴招的狀況,能否培養出符合社會需求的高質量人才,提高學生就業競爭力,成為學校生存和發展的關鍵。人才培養主要依托于專業建設,目前高校學生就業率普遍低迷,說明高校在學生的專業設置方面存在問題。
就業難觸發大學生“遇冷” 大學生就業神話破滅
目前的就業壓力過大,很多大學畢業生無法順利找到合適工作,越來越多的大學畢業生發現,一家人含辛茹苦培養自己上大學,畢業后卻無法找到對口工作,這讓眾多的大學生尷尬不已。隨著“讀書無用論”的呼聲越來越高,如何正確規劃人生道路已成為眾多考生、家長關注的焦點。
技能型人才備受關注就業壓力變學習動力
經濟社會的宏觀形勢,一時難以滿足數量龐大的應屆畢業生就業需求。就業是當前擺在政府面前迫在眉睫的社會難題。“千方百計促進就業”,已成為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重點關注的問題。在求職中連續遭到碰壁的大學畢業生,也在磕磕碰碰中變得現實起來,將就業壓力轉化為學習動力,通過社會實踐、實習、職業培訓等方式,積累實際動手經驗,培養職業素養和職業能力。
就業難難不倒萬通學子
就業難,卻與萬通汽修學校無關。據了解,在萬通汽修學校,連年火爆的畢業生就業形勢,同眼下日益嚴峻的大中專畢業生就業形勢形成了鮮明對比。就業危機無疑將真正有實力的人才推上桌面,將不符合企業發展需求的“人才”拒之門外。在就業危機的大熔爐中,萬通汽修學校的畢業生經受住了實踐的考驗。
萬通汽修學校的校企合作制教學、“理實一體化”教學的項目實訓,加大了對畢業生接觸實踐的力度,培養出來的人才,不僅能快速進入到工作崗位,實現零距離就業,且開創性空間大,完全能夠符合企業的用人需求,為廣大畢業生贏來了就業的春天。
(本文來源:網易教育綜合頻道)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