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畢業后找不到好工作,讀大學成為“風險投資”
“讀一年大學需要一萬多,四年下來最少也要五六萬。畢業后找工作難,每月工資也才兩千多,要好幾年才能把上大學的花的錢給掙回來。這樣算下來,還不如高中畢業去打工或者學技術。”家在農村的小高剛剛高考完,對于選擇上大學一事,他覺得花費太高,會給家里增加很多負擔。“家里光靠種田,只能供我讀完高中,上大學的話也不劃算。”小高說道。
學汽修技術,規避“教育高風險投資”
小高所言,其實是現在高等教育成為“高風險投資”的一個現實反映。如今的大學都是按市場化操作的,學費對于農村家庭來說并不低,甚至可以說是高昂。讀大學作為一種教育投資,如果畢業后失業,或者是幾年之內都無法找到穩定的工作,那就成為一種風險投資。 讀大學已經從一樁穩賺不賠的買賣,變成一項有風險的投資。因此,現在農村地區流傳的“讀書無用論”就是直觀表面了讀大學的“高風險”。部分不上大學的農村高中生,也是看到了讀大學的高風險,才選擇了放棄高考。因為他們覺得,讀大學花錢太多,成績不夠好讀個普通大學找不到好工作也沒用。
在讀大學逐漸成為一種高風險的“教育投資”的形勢下,越來越多的高中畢業生選擇了學技術,來規避讀大學的高成本。“讀大學的話就怕畢業后找不到好工作,反而會給家里造成負擔,所以我還是選擇了學習現在很吃香的汽修技術。”現就讀于湖南萬通汽修學校汽車檢測與運營工程師專業的張同學家庭情況一般,在讀大學、打工和學技術的三個發展道路中中,他選擇了學技術。“學技術,花費沒讀大學那么高,最重要的是可以在畢業后能找到好工作。”張同學對自己走技術成才的選擇很是滿意。
分享到: